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加入會員,即可領取$100元購物金。
在現代金融社會中,「信用」就是個人財務的通行證。無論你是想買房申請房貸,還是辦理信用卡、車貸、創業貸款,銀行都會先審視你是否擁有「良好的個人信用」。因此,瞭解信用評分的運作方式,以及如何與銀行建立穩定良好的信用關係,對於未來的財務規劃至關重要。本文將帶你了解個人信用評分的基本概念、影響房貸的關鍵、養成好信用的具體方法,還有哪些行為會讓你的信用默默被扣分!
個人信用評分是金融機構依據個人過往的還款紀錄、債務狀況、收入資料、信用卡使用情形等因素,計算出的一組數值,反映你向銀行借錢後「按時還款」的可信程度。
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(簡稱聯徵中心)是台灣主要負責記錄與管理個人信用資料的機構。雖然不像美國有統一的 FICO 分數,但銀行會依據聯徵報告的內容,自行評估你的信用風險。
信用好的人,代表還款能力穩定,獲得的利率優惠與核貸成數通常也更好,銀行審核速度也會比較快,但若有信用評分不佳的狀況,則可能導致銀行不願意核貸、利率提高、需要提供擔保人或擔保品。簡單來說,信用評分不只是房貸的門票,更是你談利率條件時的籌碼。
各分數區間所代表的信用狀況不同,非信用小白、信用不良的人,信用評分一般介於200~800分的區間內;若想找銀行貸款,信用評分至少要在600分以上;超過700分則代表信用良好,通常能爭取到不錯的貸款條件。
・700分以上:信用良好,分數越高申貸越容易、條件越好爭取。
・600~700分:銀行貸款的基本門檻,申請貸款基本上都能過件。
・350~500分:有信用瑕疵,銀行貸款較困難,融資公司仍有機會。
・200~350分:債信異常,甚至到信用不良的程度,簡單說就是無法貸款。
・固定200分:雖有信用不良紀錄,但仍有金融機構願意與其往來。
・暫時無法評分:信用資料不足、信用不良、或信用資料有爭議。
若想知道自己的信用分數,可使用讀卡機讀取自然人憑證來線上查詢、手機下載APP「TWID投資人行動網」查詢、郵局查詢、聯徵中心臨櫃查詢。
建立與銀行的良好互動,其實就是一場長期的信任經營。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在銀行眼中的信用形象:
➊ 準時繳款
信用卡帳單、貸款、電信費用、水電費等都要準時繳納,避免出現逾期紀錄。
➋ 控制信用卡使用率
建議每月使用額度不超過總額的30%,並全額繳清,若只繳交「最低應繳金額」,剩餘的未繳金額就會開始計算循環利息。只要動用到卡循,信用分數就會開始慢慢扣分,循環金額及循環次數越多扣分越重。
➌ 保持適當的信貸活動
完全沒有信用紀錄也不是好事,建議可以申辦一張信用卡或小額信貸,建立正向的信用歷程。
➍ 與銀行保持穩定關係
經常在同一家銀行辦業務,例如薪轉戶、定存、基金帳戶等,有助於建立金融信用背景。
除了養成好習慣,也要小心避免踩到雷。以下行為會讓你的信用評分受到負面影響:
・遲繳費用(信用卡、貸款、水電費等)、發生呆帳或有協商還款行為
・頻繁高額度使用信用卡(超過總額度80%)
・一次申請多張信用卡或多筆貸款
・*短時間內頻繁查聯徵紀錄
・被強停信用卡、帳戶被強制扣款或遭法院查封
・無消費紀錄導致信用空白
特別注意:「信用空白」也不是好事。若從未使用過任何信用產品,銀行將無法評估你的信用狀況,反而難以核貸或提供優惠條件。
*短期約三個月內,連續向3家以上金融機構提出信用卡或貸款申請,每送件一次,金融機構就會向聯徵中心申請調閱信用報告一次,幾次下來就會變成聯徵多查;密集的查詢信用紀錄,會讓銀行認為客戶財務狀況吃緊,也是容易扣分的項目之一。而自己查信用紀錄、信用卡預先審查、企業內部審核等,不會影響信用評分。
若你曾經發生逾期、呆帳或協商還款等情形,導致個人信用評分下降,也不用灰心!信用評分不是一成不變的,它是可以隨著時間與行為改善而恢復的。以下是幾個信用修復的實用方法:
1.誠實面對信用紀錄,了解問題所在:透過聯徵中心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,釐清哪些是造成扣分的主因。
2.開始準時還款,不再遲繳:即使還款金額小,也要準時繳費,讓未來紀錄逐步蓋過過去紀錄。
3.維持信用活躍度:適度使用信用卡並全額繳清,不建議完全停用信用。
4.與銀行協商還款:若現階段無力償還,可尋求銀行展延、分期或調整方案。
5.耐心等待信用修復期滿:逾期紀錄一般保留 5 年,呆帳或協商紀錄可長達 7 年,穩定經營後可望改善評分。
✦ 好的買 Takeaway
・個人信用評分是金融機構評估你還款能力的重要依據,會直接影響房貸能否核准及利率高低。
・房貸、信用卡、車貸等都會參考你的信用報告,建議定期查詢並養成良好還款習慣。
・信用加分行為:準時繳費、適度使用信用卡(不超過總額30%)、保持適當的信貸活動、與銀行維持穩定關係(薪轉戶、定存、基金帳戶等)。
・信用扣分行為:遲繳費用、發生呆帳或有協商還款行為、信用卡爆額使用(超過總額度80%)、一次辦太多貸款或信用卡、短時間內頻繁查聯徵紀錄、被強停信用卡、帳戶被強制扣款或遭法院查封、無消費紀錄導致信用空白。
・有逾期或呆帳紀錄也不代表無法翻身,只要持續維持良好行為,時間會慢慢修復信用紀錄。
如果你正在為買房或規劃貸款做準備,別忽略了「信用」這件事!從今天起養成正確的金錢觀與還款習慣,未來談貸款就會輕鬆又有利!需要的話,也可以向銀行諮詢你的信用狀況與調整建議,提早準備、順利貸款!